交通強市,離不開區域一體、多網融合的樞紐站建設。記者從重慶鐵路投資集團獲悉,我市正從設計、審批、建設、運營等環節,將配套設施與鐵路站房同步建設、一體推進,讓軌道上的都市區從藍圖變為現實。
作為重慶未來最大的綜合交通樞紐,重慶東站片區車來車往,機器轟鳴。路網、市政等配套設施建設穩步推進,車站主體工程也正開足馬力。
中鐵一局重慶東站施工現場技術負責人趙飛介紹,目前已經完成了路基土石方的開挖的工程量,大約有75%,預計到11月底完成剩余的路基土石方工程的施工。12月底完成軌道基坑開挖的土石方施工,地鐵施工單位進場。
各單位互留作業條件、同步推進,這是重慶東站“一體化建設”的其中一處細節。這個關鍵詞貫穿各個環節:在設計方面,東站立體布局了軌道交通、公交、長途等各種交通設施、實現5分鐘以內換乘。在運營方面,未來車站將在設施互聯、票制互通、安檢互認、信息共享、支付兼容方面構建“一張網”。
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軌道院副總建筑師王凱夫認為,重慶東站站城融合的比例,在國內大型綜合交通樞紐里面,是最高之一。
作為站城融合的典范,重慶東站是我市以“一體化”理念推進鐵路建設的縮影。在項目業主重慶鐵路投資集團的辦公室里,一本厚厚的圖紙,囊括了過去需要由鐵路和地方各個部門,分別設計、審批的要件。翻開圖紙,鐵路站場、交通換乘、沿線開發等板塊,凝聚于這一張藍圖。
重慶鐵路投資集團綜合開發和鐵路樞紐指揮部指揮長羅鑫告訴記者,他們收集區縣的規劃設計條件,就將以往區縣獨立推進的一些相關的工作,統籌推進實施,把站房與配套的市政交通設施統籌考慮,既方便了旅客換乘,也實現了集約用地。
據介紹,在渝湘、渝萬高鐵以及成渝鐵路重慶站至江津段改造工程沿線,20余座采用這一理念的車站,已經完成設計,預計分別在2025年和2026年左右建成。
羅鑫表示,確保地方配套的市政廣場、公交、出租車、社會停車場等配套設施與鐵路站房同步建成通車,保證旅客的快捷、方便、高效出行。